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29 01:34:00
一、二氧化碳对环境危害
1、天然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能向地面辐射出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增强的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升高,结果造成温室效应日益增强。 据统计,工业化以前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78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而2012年是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93.1ppm,到2014年4月,北半球大气中月均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超过400ppm。
3、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当今科学不可预测的全球性气候问题。国际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中显示,如果人类一直维持如今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有50%的可能会上升4℃。如果全球气温上升4℃,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就会融化,海平面因此将上升,全世界40多个岛屿国家和界人口最集中的沿海大城市都将面临淹没的危险,全球数千万人的生活将会面临危机,甚至产生全球性的生态平衡紊乱,最终导致全球发生大规模的迁移和冲突。
二、人类的应对措施
1、低碳生活:尽量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从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CCS技术:CCS技术,即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arbonDioxideCapture and Storage,缩写:CCS)技术,是短期之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指的是通过碳捕集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
3、国际法律:1992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153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此公约自1994年3月起有效,已有176个缔约方(截至2015年2月); 1997年12月,由《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出席的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此条约自2005年2月16日起有效,已有183个缔约方(截至2009年2月);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上,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台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巴黎协定》)。
1、天然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能向地面辐射出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增强的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升高,结果造成温室效应日益增强。 据统计,工业化以前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78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而2012年是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93.1ppm,到2014年4月,北半球大气中月均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超过400ppm。
3、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当今科学不可预测的全球性气候问题。国际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中显示,如果人类一直维持如今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有50%的可能会上升4℃。如果全球气温上升4℃,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就会融化,海平面因此将上升,全世界40多个岛屿国家和界人口最集中的沿海大城市都将面临淹没的危险,全球数千万人的生活将会面临危机,甚至产生全球性的生态平衡紊乱,最终导致全球发生大规模的迁移和冲突。
二、人类的应对措施
1、低碳生活:尽量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从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CCS技术:CCS技术,即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arbonDioxideCapture and Storage,缩写:CCS)技术,是短期之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指的是通过碳捕集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
3、国际法律:1992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153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此公约自1994年3月起有效,已有176个缔约方(截至2015年2月); 1997年12月,由《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出席的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此条约自2005年2月16日起有效,已有183个缔约方(截至2009年2月);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上,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台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巴黎协定》)。